33 知识百科, 146070 产品, 4958 品牌, 3408 购物指南
笔记 活动 朋友圈 视频 攻略 知识百科 Q&A怎么办 发现 话题 逛商城
更多频道+
可选择多项:
LANGUAGE
English 中文 Español
频道
年龄
31-40 岁
51-70 岁
19-30 岁
41-50 岁
70+ 岁
婴儿
宝宝 6-12月
儿童 1-3岁
幼儿 3-5岁
小学生 5-12岁
青少年 12-18岁
地点
去那玩
博物馆
露营
亲子餐厅
探店
兴趣
玩具
动物圈
影视
搞笑
情感
游戏
园艺
运动
解压
中美差异
旅游
我的经历
学习
艺术
音乐
情商
科学科普
商业
职场
图书
学习
医疗
妈妈
产前
宝宝辅食
家居
美妝
美食
辣妈时尚
健身
兴趣地点
国家或地区
州或省
城市

提交

侵权投诉

使用此表单可根据涉嫌侵犯版权的情况来标识您要删除的该网站上的内容:

痛苦的亲密关系,都是用来疗伤的

有一位朋友问,她有一个姐姐,有过三段感情,每一段关系都很痛苦。

前两段感情,家人和朋友都觉得她选的人很糟糕,经过好几年才结束关系。

这一段新感情刚谈不久,男友又因为有新欢要分手,

她却一定要挽留关系,男友态度非常冷漠,让她很痛苦。

家人都感觉到在这些关系里她没有被好好对待,看着她受苦却一点办法都没有,

感觉她对关系有很深的执念,却不知道怎样才能帮助她。

痛苦又离不开的亲密关系,看起来很伤人,却可以疗愈内心更深的伤口。

内心有很深伤口的人,在关系里大多缺乏现实感。

不是不知道痛苦,而是要忽略痛苦,去留住那一点点好的感觉。

以前听过一个类似的故事,是一个男人强奸了一个小女孩,

然后警方需要指证时,小女孩却一直沉默不愿意指证。

从现实来看,这个小女孩受到了很严重的伤害,男人的行为已经犯罪,必须被绳之以法。

而在小女孩的体验里,这个男人在骗她时,曾为她买过一根冰棍,这成了她生命中稀缺的美好体验。

因为极度匮乏的对关系的需要,小女孩的潜意识就会自动忽略掉受伤害的记忆,只留下那些有被好好对待的部分。在亲密关系里,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一类人——

她们在关系里屡屡被伤害,但是当他们再次进入同一段关系时,

仍然可以做到全身心地信任,仿佛曾受到的伤害从未发生过一样。

所以,在关系里启用心理隔离机制的人,会有一种“自讨苦吃”的味道。

既会在遭受关系的伤害时感到痛苦,等短暂的痛苦过去,他们又会继续对关系抱有不切实际的期待。

相比现实的需要而言,

隔离机制会惯性为她们创作一种补偿性的极致美好幻想体验,诱惑她们继续留在美好的幻想里。

小小的希望,

在感觉里却是很大的希望

对于成长极度匮乏的人来说——

小小的的希望,在感觉里却是极大的希望,因为过去从没有被这么对待过。

这就激活了他们的小孩模式,先是极度渴望,然后退行,然后痛苦。

因为小孩是抱着高度期待的,能把很小的希望看作是很大的希望,

但是人又总是活在现实当中,当某一刻很大的希望只是假象,痛苦就会来临。

为了避开痛苦,

要么很愤怒对方曾经对待自己的方式;

要么用不断地自我攻击加深自己做个受害者的感觉。

而实际上,这一切都是源自于一种熟悉的模式:

成长匮乏——遇见希望——放大希望——现实退行——希望破灭——心理痛苦

最后的痛苦,都是因为最初那些小小的希望引发的,以至于很多人意识到危险之后,

要拼命去掉它们,希望可以对关系免疫,却发现怎么也去不掉。

希望本身没有错,那是让人再度生长的地方,只是我们仍然会不断为自己寄予的过度期望买单。

关系激活的那些小小的火花,是很珍贵的火种,

这会重新激活一个人生命的热情和活力,首先需要保留和承认它的重要性。

但也需要同时留意到这种感觉里过度期望带来的现实暴击,

会让人面临着连同最初的希望火花一起失去的危险,会引发一场心理上的海啸。

如果还有一些清晰的现实感知的话,就会发现海啸过去,现实就只剩下一片荒芜。

但如果我们很难面对这片荒芜,幻想就会重启。

如果一个人没有足够的反思和觉察,没有恰当的心理帮助在关系中疗愈自己,

就会不断重复同样的关系颠簸和伤害,很难获得整个模式上的突破。

所以,在这样的痛苦关系里,

我们始终需要一个安全而稳定的心理调谐系统同步运行:

慢慢地,当一些原始的情结被穿透,一些陈旧的模式被纳入意识,

我们就可以不再靠放大的希望而活,而是可以活出真实而充满希望的人生。

提交
联系我们条款和注意事项
Copyright © 2024 LifeBlogs. All Rights Reserved.